祝智庭教授(华师大)

首页 > 专家论坛 > 祝智庭教授(华师大)
学校搜索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

【祝智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和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兼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同时被聘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他还担任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专家、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项目专家组组长、教师教育信息化项目专家以及四家国际学刊编委。】

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
一、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是指在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和知识如指数般增长,要求社会成员必须不断学习,有目的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学习型社会。同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信息化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创设了条件。“学习不再被看作仅仅是人生的早期阶段所从事的一种典礼或仪式,跨越时代、时间和空间阻隔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持续和广泛使用给我们带来了终生学习的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12.20)。学习者、教师和家长组成网络形成信息化的教室;教室联成网络形成信息化的学校;学校和社区联成网络形成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的社会联成网络跨越民族与国家。与此同时,教育的目的变得更为复杂,教授某种体系的知识或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期望学习者获得较高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总之,要具备在新的环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所有技能。教育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全社会成员传播跨越文化背景和知识领域的知识和发展其智力的职责和任务。信息化社会要求社会成员接受全球化的教育。

二、全球化教育的现象及其特点
  全球化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很强的联系性,那种某一国家所发生的事情不被其他的国家所知晓的年代一去而不复返了。有些学者还将全球化解释为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强的相互依存,即全球的同质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和未来人才的全球化流动、竞争和合作,决定了教育的全球化趋势。教育全球化的本质,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同形式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并且不断增加不同教育体系的共同因素以形成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全球教育体系的过程。
  教育全球化的现象有三种主要的形态:其一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留学是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现象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包括资金和物资)、校际合作(互换教师与课题合作等)、教材输出、制度模仿等等,都可以纳入教育资源跨国流动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分析。其二是全球性教育现象。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从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教育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其三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在基于互联网和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都表现出与传统教育完全不一样的特点,“稳定的师生关系、面对面的交流、在一个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传统教育中的基本特征在网络教育中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开放性和学习者自选性”,并因此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型教育活动类型和传统教育的强劲竞争对手。
  学校应当是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它将人类文明的精粹传播给受教育者,使他们了解全世界的地理、政治、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与竞争和合作并存的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同时应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成就,以及辽阔、富饶、美丽和多样化的自然生态、地理疆域与自然资源;使他们具有爱国情怀并充满自信地与世界各民族平等地交流与合作,为祖国和人类的和平繁荣贡献力量。教育全球化还体现在师资和学生全球性交流规模的不断发展,国际间课程、学分和学位的互认、全球化网络教育的兴起等。
  全球化教育的特点有三个,其一是开放性:开放的教育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的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存在着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流。在目前全球化的形势下,各个民族国家之间乃至各个国际组织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物质的(各种教育仪器和设备)、能量的(各种教育人员)和信息的(各种教育观念和情报)交流。因此,全球化形势下教育是开放的教育。其二是共享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增加,相互依赖性增强,一国教育体系的某些功能已经可以部分借助于其他国家的相关资源来实现,包括资金、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已经从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并且在高等教育中依赖性逐步增加的全球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其三是多元性:各个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和发展程度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在教育上也就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这表现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仅都可以独立地制订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选择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且可以制订自己的教育法律和规章。各个民族国家是规范教育的实体,不存在一个超越各个实体国家之上的规范各国教育的实体。
  由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和计算机媒传通信(Computer -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教育全球化成为可能。ICT和CMC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教育的进程。全球化教育体系的内容指标有很多,这里我们主要对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框架加以分析。

三、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要素
  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要素主要包括:全球化知识的教育、本土化知识的教育、ICT的教育及多元智力的发展。
1.全球化知识的教育
  全球化知识指的是跨越地区和本土背景的知识。它是跨文化的,有很高的概括性。全球化知识须超越文化的边界。Yin Cheong CHENG提出了知识分类框架,他把知识分为五个领域,相应的全球化知识见下表:
知识领域和各领域的全球化知识 
知识领域
全球化知识
技术的与经济的
国际竞争 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 技术交流 地球保护 信息共享
人与社会的
地球村 国际友谊 国际协作 国际交流 消除民族的 种族的、性别的歧视
政治的
国际联合 国际间理解 和平/反对战争 公共利益 消除冲突
文化的
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跨地区/国家的文化接纳 发展全球文化
教育的
发展全球化的教育 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 全世界的教育

  在这个知识框架里,知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过去,我们希望大学和研究机构仅仅担负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任务,但现在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部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这种需求可采取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企业或政府建立他们自己的知识生产和传播部门;其二是企业或政府与学术机构签定契约以达成互惠协议。这种现象在一些行业尤为突出,如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工艺学,这些领域所需的特殊知识和生产规模与成本导致知识的生产、积累、配置和利用趋向于超过任何一个机构甚至一个民族的承受力。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方便了知识的跨国界传输,为新知识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下面我们通过列表重新认识知识的特点、创建和运用。
  教育的角色是要发展学习者个体的能力,以实现教育全球化的目标。学习者应在获得的全球化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以下的能力:
  知识管理:指对来源于Internet和其它渠道的信息的识别、分类、归档、存储、索引、鉴定和应用的能力。
  语言和通信能力:指获得一种以上的语言的能力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流的技能。
  IT技能:指掌握诸如在Internet上的搜索技能、电子通信技能、通信和书面表达所需的多媒体运用的能力。
  终生学习技能:由于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了在IT时代求生存,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与自我评价的能力尤为迫切。
  历史和文化的知识:本民族和其它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知识构成了跨越文化边界的相互理解与合作的基础。
  态度:真诚地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 本土化知识的教育
  根据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的定义,本土化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IK)是指当地的知识,它对于所处的文化或社会背景是独特的。它是由当地人民通过经验的积累、非正式的实验和对于所处文化环境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系统体系。本土化知识系统是当地人民自适应的技能,通常来源于人们多年的实验经验,通过口耳相传和家庭的传延一代代传递下去。它有助于根据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解决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泰国的研究部门把他们的本土知识划分为十个知识领域:农业、加工业和手工业、传统的制药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社会商业、社会福利事业、传统的艺术、组织的管理、语言和文学、宗教和信仰等。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室(ONEC)的倡导下,1997年,将本土化教育的相关内容写入国家宪法和国家教育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机构要把保护和促进本民族的知识、文化、艺术和习俗纳入到意识日程中。除了将本土化教育提升到法律的高度外,还采取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经过认真的筛选,选拔出30位经验丰富的本土知识专家,并投予他们“泰国知识老师”的称号。他们是当地本土知识不同领域的代表。他们在政府的资助下组织培训青年教师的项目,把他们丰富的本土知识和经验通过教师传递下去。
3.ICT的教育
  信息化的学习型社会是由一群学习者组成的,他们分布在校内或枝外。在全日制学校,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方法对教育领域进行改革;在非全日制学校,非正式的教育通过远程教育得以实现;在农村,农民可借助网络得到有关农业和生物工艺学的信息和服务,加深对当地生物工艺学的理解和新技术的应用;在工业化的国家,基于Internet的教育常用于满足移民儿童的教育需要;远程医疗项目正在进入世界的各个地方,它提供了训练与教育、医疗信息访问、医疗保健、远程诊断等服务。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不仅仅是促进学习的新方法,也有助于现在和将来的公民培养其可塑性,用来适应快速变化的基于技术的社会和经济所要求的新技能学习所需的能力。学习者的需求是不同的,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对学习者提出不同的要求。信息的通信技术可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影响。ICT是可变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的,可用于按需服务和提供及时的训练。它们有提供同步和异步的学习机会的潜能。麻省理工学院远程教育实验室提出了他们的宗旨:“如果你不到我们这儿来,我们就到你们那儿去!”。可见ICT在跨越时空的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8年,远程学习网络公司在做了有关ICT在学与教的作用的调查后,得出了一个TCLC(教师、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情境)模型:
  当前校内外的大多数学习环境偏向于模型的左端: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不是促进者;内容如灌制好的光盘是预先准备好的而不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的;学习者只能有限次的访问网上资源;支持网上教学的背景资料及情景信息有限。这种情况说明ICT没有很好地整合到全球化教育中去。理想的情况是创设模型右端的元素:教师主要促进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大部分由学习者自己组织;学习者自由访问网上学习资源;学习情景支持资源的使用和拓展。
       全球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仅仅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获取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智力,达到人本主义的教育宗旨:“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知识与智力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示表示:
  数据、信息、知识和智力是层层递进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抽象与升华。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既不能被淹没在数据和信息的海洋里,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也不能以信息取代知识,更不能以知识取代能力。我们需要发展将有效的数据和可靠的信息内化为有用的知识的能力,培养在不同的情景中应用、完善和传输知识的能力,即发展人的各方面潜能和多元智力。
  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ces:MI)是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Howard提出的概念,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构造了人的智力框架,认为人的智力是由8个方面的能力组成的:语言的、逻辑一数学的、形象的腔间的、音乐的、身体的/肌肉的、人际交往的、个人内心的、自然的等。个体在各个方面所具备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神经科学揭示出人的大脑是非常复杂的并由多种构件组成,因此仅仅通过纸笔的标准化测验是无法知晓人的智力情况的。个体不同的神经系统决定了不同的学习风格。如何针对这些差异来促进学习者的多元智力发展呢?这正是全球化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不限于在学校或学术机构进行,而应在家里、社区和工作场所广泛地应用ICT来发展智力,培养创能力,即在信息化社会中广泛开展全球化教育。
  在人类认知领域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者提出更为有趣的大脑总联想皮层理论,他们认为大脑分为三个层次:前额联想皮层、边际联想皮层和感官联想皮层,它们必须经常刺激并相互联络以产生长期知识。ICT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这种刺激和联络得以实现,并更方便、形象和快捷,使得学习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如何依据这四大结构要素来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的知识结构模型?全球化教育体系的知识结构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下面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四、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
  我们先运用以上提及的四个要素来构建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型中要素问的相互关系:
1.全球化教育与各民族国家教育的特殊价值取向相结合
  全球化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但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并不是直接地、同等程度地表现为某一民族国家的特殊利益。由于政治制度的不同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各个民族国家在整个全球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甚至是对立的地位,这就造成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特殊利益。因为不同民族国家的特殊利益,各民族国家教育就有了自己的特殊价值取向。比如,全球化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全球公民,他们在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中,面对国际交往中错综复杂的需求,要具备竞争的、有成效的、有知识的和有远见的开拓者,而民族国家的教育则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喜欢他们本土文化和历史的、有智慧、有能力、有责任心和有创造力的国家公民;全球化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双语教育”,但对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双语教育”的人力物力极度匮乏;全球化教育在人才政策上强调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全球流动,而民族国家的教育在人才政策上则需要保护人才,限制人才流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目前条件下,各民族国家应该一方面追求教育的全球化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还要特别考虑本民族教育的特殊价值取向,并在教育的全球化价值取向和本民族教育的特殊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斗争中使自己的教育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民族和国家的进步,进而促进全人类的进步。
2.全球化知识与本土化知识整合
  伴随教育全球化不断扩展的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一国教育体系对世界应有更大的开放性,否则,由教育形成的国民素质将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体系更大的开放性必定会使本土文化对国民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这种文化冲突既有可能侵蚀发展中国家政治权力的基础,也常常引起人们对破坏文化多元化生态环境的焦虑和担忧。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在Internet上的大多数内容将集中于西方的知识、观念和文化。如果不采取措施促进本土化知识的学习,我们的下一代将不明白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在世界的什么地方,甚至会丢失我们文化的根。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他的《词与物》一书中指出,个体对其知识进行组织和系统化的方式取决于个体所在的文化,即每种文化都拥有决定其表达方式、理解程度和行为准则的基本符号系统(Foucalut1966)。当我们需要处理保留地方文化价值与努力紧跟全球化步伐这一棘手矛盾时,必须考虑这一点。为实现全球化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核心课程”,必须在地方主义和实现全球互相合作之间求得平衡(Husen 141,1990)。吉姆·史蒂文森曾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他的意见,“我们在设计国际性课程时必须谨慎。这些课程必须是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而无需作太大的修改。只要我们认真探求课程设计的国际性风格,尽量减少地方文化印迹,最大限度地提高实用性,增加灵活性,那么教育就可以跨越国界。”(Stevekson 1991,189-90)
  全球化时代的教育应该在全球化的知识和本土化的知识两者整合时取得平衡。因此,现代的科学与技术必须与当地的本土化知识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间的理解和世界的和平与协调一致。
3. 运用ICT促进多元智力的发展
  ICT是集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它的合理有效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特别是有助于发展个体的多元智力,将传统教学中所学的“呆滞”智力转化为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有益的多元智力。将ICT与多元智力进行整合可极大地丰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并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促进个体的智力发展。
首先从计算机的基本定义来观察它与多元智力的关系:
计算机 多元智力
·逻辑设备
·指令集(程序)
·基于文本
·图形的用户界面(GUI)如:基于社窗
·数据输入(如:键盘、鼠标、屏幕等)
·逻辑—数学的
·语言的
·语言的
·形象的/空间的
·身体的/肌肉的

  当考虑到其它的ICT软件应用、硬件与外设及一些有趣的领域诸如音乐、动画等时,更多的智力成分会得到加强,下面我们用表格的形式举例说明如何利用ICT的资源促进多元智力的发展。

五、结语
  信息化社会教育和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越来越迅猛的全球化趋势。由于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和加快,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也由于基于"Times New Roman" 的全球电子通信网络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与渗透,教育和学习的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业已成为新世纪各国教育发展战略和决策的重点课题。新世纪是信息化社会,担负培养社会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让我们与世界各地的教育同仁携起手来,把握全球化教育的契机,共同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